泵与过滤器
泵与过滤器的选型
在很多应用场合,泵与过滤器都是非常常见的设备
-
泵与过滤器的关系,无非2中,泵放在过滤前,泵在过滤器后
-
泵在过滤器后,过器过滤大颗粒杂质,起到保护泵的作用
-
泵在过滤器前,泵作为过滤器的压力给济源,为过滤器提供压力
无论泵在过滤器前,还是泵后对于一些客户,不一定知道其中的相互影响 本文以离心泵为列阐述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般情况下,泵在选型设计的时候,一般流量大于系统工作流量的20%,放在泵前需计算过滤器的压损,以防的进入泵的流量过滤过小损害泵,在此插入讲下,离心泵泵口流量过小的危害
-
离心泵在低流量运行时,泵腔内会形成旋流漩涡,使叶轮产生不平衡,产生径向力,轴承负载加大,引起轴承疲劳损坏泵轴,更坏的情况产生轴变,叶轮不在同心位置,撞坏泵壳和涡轮。
-
泵的入口压力过小,会导致气蚀的产生
-
过滤器赌赛严重情况,泵不出水
-
要避免进口流量偏小的情况,有必要计算泵前过滤器的水头损失

众所周知。压力和流速并没有特定的公式关系。流体力学里面有些类似的公式,但是这些公式附加了很多苛刻的条件,适用范围有限。因此计算过滤器的压损对于推导整个管道的流速意思不大
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据过滤器压损来推算系统类的水量其实意思不大。但是既然过滤器存在系统当中,就必须科学的计算,选型,
在实际设计过滤器其实还有另外的一个引申概念水头损失,这个与阀门,弯管类的设施差不多。
在无法确认压损和流量的关系的情况下,要想在设计过程中保证泵的进入口流量符合泵的进口流量要求似乎难度很大
在这里其实并不需要知道泵的入口流量数据,在实际选型应用中,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参考数据是泵在选型过程中参考的依据,即泵的吸入压,只要满足泵的最低吸入压,一般来说泵基本上不会发生故障。
在回到过滤器当中,在几乎所有过滤器厂家中,几乎所有厂家的过滤器参数表中,过滤器的操作压差,过滤器的更换压差都是必须说明的事项。因是过滤器在泵前,操作压差不予讨论
那么,过滤器的更换压差对系统有什么意义呢。
在过滤器运行当中,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概念,初始压差,
初始压差,即滤器本身的阻力(由于材料本身摩擦,开孔径
等等)很多客户仅仅是把压差当做更换滤器耗材的一个参考值。
但从
管道流动水压必须大于管道沿程压损+过滤器压损必须
泵正常工作的与抽吸液体系能有关
-
假设抽吸液体气化压力为Pv
-
发生气蚀的条件P.>Pv
-
正常工作压力条件Pv<P<PA(吸液面压力)
总的说来,放置泵前的过滤器必须考虑泵的吸入压力,吸入压力可参考水头计算公式和过滤器压差